地址:西安市高新區(qū)西部大道117號 聯(lián)系電話:13720767752 02988881559 Email:1364990043@qq.com
陜ICP備2024022220號-1 站點地圖 |
【西風酒1952】萊茵河畔蜿蜒的葡萄園,古老的酒莊街道,別樣的酒桶旅館,獨特的葡萄酒窖,德國美因茨大學翻譯學院和語言學與文化學學院中文系教授柯彼德博士,把記者帶進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葡萄酒世界。
柯彼德是德國著名漢學家,他的博士論文是《現(xiàn)代漢語的詞類問題》,出版過《漢語語音學叢書》、《基礎(chǔ)漢語課本》,主編德語區(qū)漢語教學協(xié)會會刊《春》,撰寫了80多篇關(guān)于漢語教學、中國文化及跨文化等方面的論文。
而柯彼德的業(yè)余愛好則是中國酒文化,出版過《中國的葡萄酒文化——歷史、文學、社會與全球視角的研究》、《葡萄釀酒之橋——英漢意法德詞典》,曾在德國美因茨大學組織“中國與德國葡萄酒文化研究”國際研討會,多次參加中國舉辦的葡萄酒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shù)研究院作題為“葡萄美酒——在中國忘卻的文化遺產(chǎn)”演講,提出“中國葡萄酒之路比絲綢之路更早、更長”。
柯彼德饒有興趣地帶記者來到萊茵河畔德國著名葡萄酒產(chǎn)區(qū)和酒莊。從上個世紀初,這里就深受德國和英國的浪漫派詩人青睞。入夜,柯彼德一邊品嘗葡萄美酒,一邊與記者“把酒話兵法”。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卤说乱髡b著唐著名詩人王翰的《涼州曲》。他說,此詩描摹了出征將士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還有辛棄疾《破陣子》描寫“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詞是中國酒文化與兵家文化結(jié)合的代表作,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柯彼德出語驚人:自古以來,酒與兵家有著不解之緣。孫子在其兵法十三篇中盡管沒寫到酒,但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他是喝著酒寫出來的,否則不會成為“妙運從心,鏗鏘有聲”的千古警言。
況且,中國的酒文化與兵家文化是“兩兄弟”,中國兵家人物大都愛酒飲酒。 柯彼德舉例說,《三國演義》的曹操煮酒論英雄、關(guān)羽溫酒斬華雄,都體現(xiàn)了酒文化與兵家人物的智謀與膽略!端疂G傳》高超的醉打描寫,便酒文化與武術(shù)文化水乳交融。
同樣喜愛酒文化的記者與柯彼德交流道,楚莊王“善用酒謀”,越王勾踐“投酒鼓士氣”,劉邦醉唱“大風歌”,漢武帝送御酒到戰(zhàn)場,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 朱元璋“借酒消患”,荊軻“酒后刺秦王”、項羽大擺“鴻門宴”,霍去病“傾酒入泉”,都是酒文化與兵家文化交融的經(jīng)典。
2008年柯彼德啟動“歐亞17國絲綢之路萬里行”探訪,驅(qū)車數(shù)萬里,考察中西歷史文化交流。他介紹說,德語簡稱絲綢之路為絲路,最早來自于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舴1877年出版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
柯彼德認為,《孫子兵法》并非18世紀傳入歐洲,而是通過絲綢之路,包括兵家文化在內(nèi)的中國大量先進文化技術(shù)通過各種方式,早就流入歐洲地區(qū)。唐代詩人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酒詩,也反映了絲綢之路與兵家文化之間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從漢代以來,陽關(guān)一直是中國內(nèi)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從軍或出使陽關(guān)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
西鳳酒1952,正宗西鳳酒,鳳香型精品,中國四大名酒→ 西鳳酒1952
招商電話:137-2076-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