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西安市高新區(qū)西部大道117號 聯(lián)系電話:13720767752 02988881559 Email:1364990043@qq.com
陜ICP備2024022220號-1 站點地圖 |
【西鳳酒1952報道】 著名畫家劉海粟曾跟范曾合作過一幅《酒仙圖》,圖中酒仙“斯文掃地”,全無士子的“道貌岸然”。畫家通過簡潔的線條、生動的造型,讓完全沉浸在酒精制造的迷幻之中的酒仙形象栩栩如生他眼中的酒瓶已經(jīng)空了,被他輕輕一推,倒在了地上。但酒仙依然放不過這個空瓶子,他用手去扶,卻乏力可為;他用手去摩挲,卻越發(fā)感覺它是那么的高大。這不,酒瓶子幾乎占據(jù)了整個視野,茫然而別無它物了。他也完全可以鉆進(jìn)酒瓶子里了?伤|摸到的卻是一個空空如也的酒瓶子的屁股,令人忍俊不禁。這是酒仙的幽默還是畫家的幽默呢?
畫面中,酒仙頭頂上方題有兩句詩:“酒渴思吞海,詩狂欲上天。”看來酒仙喝的酒還永遠(yuǎn)沒有到位,空酒瓶子有了第一個,便會有第二、第三個……以至更多,否則就無須“思吞海”了。讀了第二句才知道這酒仙不是一個凡者,而是個瘋狂的詩人。是呀,如果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怎么能夠稱得上是酒仙呢?那只能叫酒鬼。酒鬼與酒仙的區(qū)別并不在于社會地位的高下。其“鬼”者,當(dāng)然是嗜酒如命的癮君子,或爛醉如泥,丑態(tài)百出,了無生趣,譬如我的小姑父;或酒德甚差,開口罵人,大打出手,甚至酒后殺人,譬如曹孟德。其“仙”者,必然懷明月清風(fēng),攬青山綠水,開口便是吟詩,出手也是撈月,亦顛亦狂,風(fēng)流無羈,譬如寫過《酒德頌》的“杜康造酒醉劉伶”的劉伶,譬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李白。
自古以來,酒仙甚多,能夠被后人排上名號的,又能讓我記得的,大約有蔡邕、李白、賀知章、張旭、劉伶等。恰如劉伶在《酒德頌》里所寫的那位先生一樣,酒仙在人們的心目中總是捧著酒甕,抱著酒槽,銜著酒杯,喝著濁酒;拈著胡須,箕踞而坐;仿佛無思無慮,無心無肺,永遠(yuǎn)其樂陶陶。在他們眼里,真的是“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
除了劉伶“醉臥竹林”、李白“月下獨酌”以外,明代畫家陳子和的《古木酒仙圖》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番做酒仙的環(huán)境高大卻不挺拔的古木,看上去擎天蓋地,新枝勃發(fā);草萊叢生,藤蔓縱橫;綠蔭匝地,涼風(fēng)習(xí)習(x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如此情景,可謂仙境。獨自一人開懷暢飲,了卻凡塵;酒氣熏天,暑氣全無,仙氣自胸腔裊然升騰。
每次看到《古木酒仙圖》,我都忍俊不禁,為畫圖中那個倚古木酣然瞌睡的酒仙,為酒仙能容萬物的便便大腹,還有那繚繞不絕的酒仙之氣。雖然我不嗜酒,更不是酒仙,但這種橫臥草萊或斜倚樹木的姿態(tài)卻是我常有的。那種大腹能容世間萬物之形態(tài)也是我懷念的,F(xiàn)在體重減輕了許多,確實帶來了許多現(xiàn)實生活的方便,但我卻懷念那個大腹便便的歲月。
我在想,如果有來生,我定然做一個睥睨須臾天地萬物的酒仙,行走在醉與醒之間,得山水之樂,得人間之美。即便“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以上文章均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著作權(quán)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有冒犯請聯(lián)系刪除.
西鳳酒1952,正宗西鳳酒,鳳香型精品,中國四大名酒→ 西鳳酒1952
招商電話:137-2076-7752